“追寻铁军足迹 传承红色薪火”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党支部赴盐城主题党日活动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也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新起点。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为了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2025年3月28日至30日,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党支部组织开展“追寻铁军足迹 传承红色薪火”主题党日活动,大体协党支部党员、大体协常务理事及部分高校体育部主任、书记等一行20人参加活动。
江苏省盐城市是皖南事变之后,重建新四军的军部所在地,1986年建成“新四军纪念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和遗址、是爱国主义和红色教育基地。
大体协党支部书记张威讲解了本次活动的意义是:深入党史学习、传承革命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张威书记叙述了新四军由成军时1.03万人发展到抗战胜利时31万人的壮大历程,皖南事变的“千古奇冤”,新四军的重要人物事件,清唱了我国不同时期的军歌,特别是新四军军歌:“八省健儿汇成一道抗日的铁流……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所反映出的铁军精神和战斗作风,吟诵了新四军的主要创建人之一的陈毅元帅的《梅岭三章》,唤起对新四军军史的渴望和走进纪念馆的激情。
铭记历史砺初心:红色教育筑牢信仰根基
3月29日上午9点30分,全体走进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开启红色研学之旅。在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内,通过详实的史料呈现,系统的回顾了新四军在党的领导之下创建—发展—重建—辉煌的艰苦卓绝历程。一幅幅泛黄的照片、一件件斑驳的文物、一幕幕复原的战斗场景,带回
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全体依次参观了“铁军出山”、“浴血华中”、“重建军部”等主题展厅。锈迹斑斑的大刀、布满弹孔的军装、字迹模糊的《抗敌报》原件,无声诉说着新四军将士“听党指挥、热爱人民、精忠报国、奋斗牺牲”的铁血荣光。
在陈列的一件女旗袍前,女烈士王海纹的英勇事迹给大家以心灵上的强烈冲击。王海纹烈士原在上海启秀中学读书,为了抗战投身新四军,成为文艺战士,1941年7月,在日军扫荡中与八名女战士一同壮烈牺牲,年龄仅17岁。她的家人不知道她已经牺牲,父母兄姐两代人,历经45年锲而不舍的寻找,直到1986年才通过陈列出的革命烈士证书,知道她早已牺牲的消息。家人把已珍藏了45年的王海纹烈士穿过的旗袍捐赠给了新四军纪念馆。时间可以消逝,但历史不会遗忘。
一辆伪满洲国生产的自行车成为纪念馆的镇馆之宝。新四军女战士李恒甫等四人在执行任务回来时,遭遇到十几个日本鬼子,狭路相逢,新四军战士机智勇敢,声东击西吓跑鬼子,缴获了武器、弹药和自行车。组织决定自行车归李恒甫使用保管。从此,这辆自行车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运弹药、送粮食、拉伤员几乎无所不能; 1986年新四军纪念馆建成后,李恒甫毫不犹豫的将这辆自行车捐赠给了博物馆。同年8月,中日合拍电视片“话说长江”,日方编导佐田雅仁参观新四军纪念馆,带着对往事的记忆,认出了这辆自行车,便是他当年逃跑丢弃的那辆,佐田雅仁曾是侵华日军陆军12旅团的情报兵,他打开一本陈旧的记事本,上面清楚的记着自行车车牌号120424。这与自行车上的编号准确无误的吻合上。穿越时空43年,一个新四军传奇的故事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中。
\
“这挺重机枪是盐阜反‘扫荡’战役中的战利品,见证了新四军以弱胜强的传奇。”驻足在展柜前,大家凝视着文物纷纷感慨:“体育赛场如同战场,唯有不畏强手、敢于亮剑,才能突破自我极限。
2023年12月3日,习近平在江苏盐城参观新四军纪念馆时发表讲话。习总书记表示,新四军的历史充分说明,民心向背决定着历史的选择,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要用好这一教材,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传承发扬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这也代表了我们的心声。
协同发展绘蓝图:体育教学交流高质量发展
3月29日14点30分,全体成员来到盐城师范学院开展交流学习,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毕凤珊、体育学院院长张兵、体育学院副院长刘路、教研办主任徐春峰、党政办主任王诗栋、公共体育教学部主任、副主任孟文涛、驻盐高校体育发展联盟办公室主任张纪春出席会议,双方围绕“新时代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展开深度对话。体育学院院长张兵主持会议。
盐城师范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毕凤珊同志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她首先向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各位领导的莅临指导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围绕"赓续红色血脉、厚植育人根基、深化体教融合"三大主题作校情介绍。一是立足革命老区办学优势,传承红色基因。依托盐城作为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的红色资源优势,将铁军精神融入思政教育,构建"红色场馆研学+课程思政实践"育人模式。二是坚持师范教育主责主业,强化人才培养。学校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持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三是深化体教融合创新实践,打造特色品牌。学校坚持"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将跆拳道列为"一校一品"特色建设项目,体育学院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已形成"本硕贯通、体教协同"的培养体系,学生在国家级师范生技能竞赛、大学生支教等实践中屡获佳绩。当前正围绕"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着力构建"课程教学、竞技训练、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体育育人新格局。
毕凤珊副校长表示,希望以此次交流为契机,在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的专业指导下,共同探索高校体育高质量发展路径,在学科建设、赛事优化、示范基地创建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体育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北京市大体协张威秘书长讲话。他表示,非常荣幸来到贵校,感受和分享贵校,特别是体育学院在改革创新中的发展。张威秘书长回顾了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自1950年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他表示,协会始终秉承"以体育人、以体育心"的宗旨,历经75年发展,现已成为涵盖68个分支机构,累计任职1500余人次的综合性群团组织,通过阳光体育联赛、首都高校运动会等品牌活动,年均举办竞赛和活动超过200次,参与师生逾10万人次,已成为首都高校体育发展的重要载体,并从竞赛、活动、会议、评估、合作共建、党建团建等六个方面进行介绍,推进高校校园体育从"加分项"转变为"必选项",大体协要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发挥更大作用。
★ 共创美好未来 ★
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赠送礼物
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听取了该校体育学院在课程思政、教学、特色运动项目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围绕“教学评估体系”、“一校一品”、“竞技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平衡”等展开圆桌讨论,碰撞出诸多创新思路。
郝光安主席表示,感谢盐城师范学院的热情接待。他指出:高校体育育人发展要切实对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建立“目标—标准—监测—改进”闭环机制,坚持“国家规划教材打底、校本特色教材增色”。紧扣《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要求,构建“师德养成—专业素养—实践创新”三位一体培养体系。努力打造学校体育发展的特色,实现“一校一品”向“一人一品”递进。
生态研学启新思: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3月30日上午9点30分,全体走进盐城大洋湾,这里曾是烽火连天的抗日游击区,现在已建成生态湿地公园,在绿水青山间开展别开生面的生态课堂。通过学习湿地生态健康、珍稀候鸟种群、碳中和与运动场馆建设环保等理论知识,深刻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涵,让运动成为传递生态文明的载体。
党支部书记张威在总结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党支部组织此次红色教育基地的主题党日活动时表示:此次红色教育基地的主题党日活动,将党史军史学习与党性教育有机结合,在史料实证中深化思想认识,在有针对性的研讨中感悟党的艰苦历程和革命先辈们的丰功伟绩。红色的故事可触可及、可感可知、可亲可敬、入脑入心。充分的体验到了红色教育基地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几首感悟小诗,略抒情怀,威武铁军,永恒光荣。
其一
铁军旗帜红军魂,
八省遗珠聚精神。
皖南有泪军失帅,
自由花开满盐城。
其二
三月苏北微凉,
铁军英魂光芒。
驱车千里瞻仰,
气宇轩昂
心有念目有光。
刘铮
风吹瓣雨冷瑟春,
盐渎拜谒英雄魂。
词笔难书先烈事,
强国还有吾辈人。
盖伟建
东进盐渎沐春风,
盐马争先缅英雄。
四军英烈世代弘,
吾辈奋勇争先锋。
杨慈洲
缅怀先辈忆征程,盐城之行追铁军。新四军,铁的纪律、铁的队伍,他们英勇无畏,忠于党、忠于人民的铁军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前进。